代理伙伴是巨量引擎生态繁荣与品牌生意增长的重要引擎。他们深耕行业一线,是连接平台能力与品牌需求的关键桥梁。Eco-Partner联合共擎奖推出专题课程,邀请代理伙伴进行分享,深度拆解营销痛点,提炼可复用的方法论,真实呈现如何运用巨量引擎生态工具帮助品牌破解增长难题,给行业提供更多借鉴。
本期分享主题为共擎奖「效果突破奖」获奖案例。

借力“PAD洞察+GCC投放”双模型,某豪华改款车在抖音实现销量突破
代理:广东省广告服务股份有限公司(简称:省广集团)
当某国产高端新能源MPV品牌在推出改款车型时,面临三重挑战:一是传统豪华品牌在MPV市场认知固化,国产高端车型难以突破用户心智屏障;二是新能源MPV市场竞争激烈,线索获取成本持续走高;三是新车上市期素材需求量大,传统内容生产效率无法满足营销节奏。
为应对这些挑战,省广集团采用“PAD洞察(Product-Awareness-Decision)+GCC投放(Geo-Comblnation-Creative)”的双模型驱动体系,通过贯穿投前洞察、投放执行与效果复盘的全链路打法,助力该车型实现线索量与销量双突破。

如何做好投前洞察?从“产品-心智-决策”三维破题
在投前阶段,团队并未急于启动投放,而是率先从三个维度开展深入洞察。
首先在产品层面,通过分析汽车垂类平台的用户真实评论,团队发现用户最为关注续航、空间与舒适性,用车场景也多集中于家庭日常、子女接送与商务出行。团队据此将产品卖点与用户需求精准对接,在传播中突出“加时代座驾”和“智能化升级”等差异化价值。

其次是用户心智层面的追踪。借助巨量云图,团队捕捉到用户在车型上市前、中、后期关注点的明显变化:预热期更关注品牌理念与价格猜测,上市期转向空间体验与核心技术,上市后则更看重购车权益和性价比。这一发现为内容策划提供了清晰的节奏指引,使各阶段素材输出更具针对性。

最后,在用户决策路径上,团队运用省广自研的“DRIVEN模型”,将用户区分为从认知到转化的不同阶段,并制定分层沟通策略。例如在预热期通过信息流广告扩大品牌认知,上市期结合星图达人进行深度种草,上市后则通过直播与信息流组合进行高效转化,有效引导用户完成从意向到下单的完整决策流程。

如何确保投放效果?GCC模型实现“城市-产品-创意”协同
有了清晰的前期策略,投放执行更需精准。省广集团提出GCC模型,从三个层面实现精细化运营:
在城市运营上,省广集团建立了一套科学的城市评分体系,依据CPL(单线索成本)、试驾成本和消耗能力将城市分级,实施差异化投放。例如对CPL和试驾成本双低城市加大消耗,对CPL低但试驾成本高的城市侧重线索收集,并持续优化后效数据,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。

产品工具的使用也讲究策略性。省广集团使用“UBMAX”进行放量曝光,同时结合搜索广告承接主动搜索用户,再配合人群提效、意向表单等多产品组合,形成从曝光到转化的完整闭环,确保每一笔预算都发挥最大价值。

在创意内容层面,省广集团注重内容与用户心智阶段的匹配。预热期以品牌混剪、数字人内容建立情感连接;上市期引入汽车垂类达人进行实测评测,提升信任感;上市后则侧重权益说明和AIGC生成内容,保持热度延续,持续拉动转化。

这套精细化的打法最终带来了全方位的效果突破。在品牌层面,星图达人创作的爆款素材单素材消费破数十万,AIGC数字人素材消费更是突破数百万,显著提升了品牌知名度与用户信任度。在生意增长上,改款车上市后销量表现强劲,不仅一举夺得豪华MPV销量冠军,更在12月实现了单月销量破万的里程碑。同时,营销效率也大幅提升,后端转化持续优化,试驾率实现显著增长。

凭借"人车场洞察+联盟赋能+差异化运营",某科技品牌实现多车型协同增长
代理:省广集团
随着汽车集团大家族的形成,子品牌如何借势集团品牌资源、实现差异化增长成为车企营销新命题。某科技品牌就是典型代表,其旗舰车型声量充足但下沉市场渗透不足,新上市车型认知度弱需要借势赋能,各车型用户画像差异显著需要差异化沟通策略。
子品牌之间的资源如何调配?如何避免“强愈强、弱愈弱”的马太效应?省广集团给出了“人车场洞察—联盟赋能—差异化运营” 三层策略,并借力强势品牌影响力及成功车型营销经验,推动了目标子品牌快速成长,并取得新车销量突破。

第一步:人、车、场三维洞察,先看清品牌和车型间的差异
省广集团通过巨量云图与自研看板,从“人、车、场”三个维度开展深入分析,为每个子品牌及其车型绘制清晰的画像。
首先,在识人层面,省广集团以A4(购车人群)为锚点,先校准5A人群规模与分布,再筛选关键维度,最终用“TA内容偏好”锁定高相关浏览与搜索行为,实现客群颗粒度从泛人群到真买家的收敛。
其次,车型定位上,通过交叉验证“云图卖点热度对标品牌官方定位”和“省广车主调研提炼真实用车场景”两个路径,明确了不同车型的差异卖点与核心场景。
最后,场域投放则通过拆解媒体渠道与地域分布,既看清高效触达场,也看清高潜市场,为资源分配提供量化坐标。
第二步:采取联盟赋能方式,助力弱势品牌冷启动
针对需提升认知和销量的新车品牌,省广集团提出三种联盟赋能方式,以实现资源的高效流转。

首先是人群赋能,省广集团将旗舰车型已积累的人群包复用给新车进行投放。这一策略有效利用了成熟品牌的用户认知基础,帮助新车型在冷启动阶段更精准地触达潜在客群,从而提升投放效率,降低了前期获客成本。
其次是模型赋能,省广集团引入该品牌的集团联盟品牌词与旗舰车的品牌词,帮助新车在冷启动阶段快速打开流量,带动投放模型快速成型,摆脱了以往冷启缓慢的困境。
最后的流量赋能则体现在链路创新上。省广集团将所有子品牌的抖音号绑定至集团官方直播间统一运营,并让旗舰车先行测试私信链路,待模式跑通后复用于新车,整体提升了后链路的转化效率。
省广集团认为,联盟赋能不是简单的资源平移,而是通过数据化的方式实现品牌和产品间的资源互哺。
第三步:差异化运营,让每个品牌都“有的放矢”
在落地执行中,省广集团构建了“素材得分模型”,从消耗、CPL、后效等维度评估素材表现,并结合品宣节奏设定差异化运营策略。

旗舰车依托其成熟的用户基础,投放以一方人群为主,内容方面,在展现形式上侧重真人口播,用车场景则结合家庭和商务出游场景,渠道上重点布局搜索和头条,并逐步拓展下沉市场。而新车则增补关键词包和年轻女性计划,内容上尝试数字人和女性视角,聚焦高线城市进行精准触达,形成与旗舰车错位发展的营销路径。

省广集团认为,不是要让所有品牌变成同一个样子,而是让每个品牌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发声方式。最终,这套策略成功推动了品牌整体营销效能的提升,在实现消耗显著增长的同时,有效优化了线索成本与后端转化效率。新车型在品牌认知、用户好感与市场联想度等多个维度均取得突破性进展,充分验证了联盟赋能路径的可行性与战略价值。
「结语」
两个案例看似一个侧重“效果突破”,一个侧重“联盟赋能”,但其底层逻辑一致:在复杂的竞争环境中,汽车营销已从依赖单点爆发的投放入手,进阶为体系化、模型化、协同化的全局作战。无论是“PAD+GCC”的双模型驱动,还是“人车场洞察+联盟赋能+差异化运营”的协同策略,都体现出一个趋势:以数据为指南,以内容为引擎,以模型为骨架,才能在存量市场中持续找到增长新通路。
未来,汽车品牌的发展也不仅局限于产品自身,更是需要加大技术应用、完善营销体系、增强组织协同能力。本期共擎奖的两个实战案例,以数据和模型驱动的精细化运营,正为汽车行业在存量市场中开拓可持续的增长通路。